欢迎光临888集团网站

新闻资讯
2025年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与产业链分析
发布时间:2025-08-19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在全球“双碳”目标与建筑工业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经历从“现场湿作业”向“工厂化制造”的革命性转型。作为现代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载体,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重构了传统建筑产业链的价值逻辑。

  装配式建筑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和耐久性。此外,装配式建筑还能够缩短施工周期,节省劳动力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

  在国内市场,装配式建筑面临着广阔的发展机会。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也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和施工污染,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

  在全球“双碳”目标与建筑工业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正经历从“现场湿作业”向“工厂化制造”的革命性转型。作为现代建筑工业化的核心载体,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重构了传统建筑产业链的价值逻辑。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指出,行业已从政策驱动的规模扩张期,迈入技术驱动的质量升级阶段,市场规模突破关键节点,产业链协同效率显著提升,智能化与绿色化成为核心增长极。

  国家层面将装配式建筑纳入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的目标,并通过容积率奖励、财政补贴、招投标优惠等政策工具加速推广。

  BIM技术、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装配式建筑向智能化方向演进。设计阶段,BIM协同平台实现各专业一体化设计,冲突减少显著;生产阶段,自动化生产线提升构件精度,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施工阶段,装配式机器人解决高空作业难题,焊接效率大幅提升。数字孪生技术更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为智能运维奠定基础。

  中研普华预测,中国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一增长由三大因素驱动:

  存量改造需求:全国既有建筑总量庞大,房龄超20年的建筑占比高,按节能改造标准推算,仅外墙保温检测市场空间就超千亿元;

  增量市场扩张: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需大幅提升,超低能耗建筑、光伏一体化建筑(BIPV)等新兴领域对装配式技术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碳交易赋能:建筑领域碳配额分配与监测数据强关联,预计全国建筑碳交易市场规模将突破数百亿元,带动监测服务需求激增。

  传统视角下,装配式建筑被视为增加项目成本的“合规性负担”;而在“双碳”时代,其价值正被重新定义:

  碳资产开发:苏州工业园试点将建筑监测数据转化为碳资产,年交易额可观,为企业开辟新收益渠道;

  能效融资:金融机构将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信贷评估依据,降低贷款利率,推动绿色信贷规模增长;

  运维优化:万科物业应用AI算法实现建筑设备故障预警,设备寿命延长,运维成本降低,形成“监测-优化-收益”的良性循环。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的《2025-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预制构件生产设备,包括水泥、钢材、木材等基础材料,以及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设备等生产装备。国产设备在性价比与本地化服务上具备优势,但在高精度传感器、工业机器人等核心环节仍依赖进口。中研普华建议,企业需重点突破三大领域:

  高精度传感器:研发适用于极端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提升数据采集精度;

  低功耗芯片: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专用芯片,降低设备能耗,延长使用寿命;

  中游环节涵盖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建筑施工、装配式装修等核心领域,正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协同”升级:

  设计环节:设计院牵头制定标准化模块,通过BIM平台实现多专业协同,减少设计冲突;

  生产环节:构件厂采用柔性生产线,实现多品种、小批量构件的快速切换,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

  运维环节:物业依托BIM数据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服务,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模拟设备老化过程,提前制定维护计划。

  下游需求正从住宅领域向商业综合体、工业厂房、桥梁隧道等场景延伸,并催生新兴细分市场:

  超高层建筑:中国领跑全球300米以上超高层建造,通过高强度钢材与防腐技术提升结构耐久性;

  模块化建筑:北京大兴航空社区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快速组装与拆卸,适用于应急场景与临时建筑;

  适老化建筑:结合装配式技术与智能家居系统,打造无障碍、可定制的养老空间,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价值从“经济贡献”升维至“文明传承”。从深圳“20+8”产业集群的智能建造试验场,到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的全球标杆;从东南亚智慧城市的中国方案,到中东能源互联工程的中国标准,这个承载着人类低碳未来的行业正在经历最深刻的蜕变。

  想了解更多装配式建筑行业干货?点击查看中研普华最新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外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获取专业深度解析。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888集团官网入口